首页 > 地方 > 正文
撑起“保护伞”架起“立交桥” 科研“湘军”出击成果转化
发表时间:2020-10-12 14:30:42来源:科技日报

撑起“保护伞”架起“立交桥” 科研“湘军”出击成果转化

实习记者 王 烁

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三大体系,在三湘大地开启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成果转化探索。

“长沙天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走了弯路,几乎到了绝境,在湖南省知识产权局、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和宁乡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帮扶下,在服务中心的协调下,经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耐磨弯管结构。”

“以前审批专利要等30个月,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两个半月就申请到了新冠肺炎试剂专利,你可以想象,这意味着什么?”

……

很多湖南的企业家都有得益于知识产权转化的经历。9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三大体系,在三湘大地开启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成果转化探索。

运营基金撑起“保护伞”

知识产权转化是创新成果迈向市场的关键一步,然而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运营一直是难点。一方面拥有庞大的有效专利,另一方面却缺少运营解决办法,知识产权该如何转化成推动创新的真金白银?

据从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介绍,为了满足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转化需求,湖南省于2017年成立了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以下简称运营基金),在坚持国有资产保值的原则下,不仅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其完善专利布局,把科研成果转换成科技产品。

2018年5月,在常德一间老旧的租赁厂房中,张友君向湖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团队阐述着自己的梦想——要成为中国顶级的紧固件供应商。在运营基金团队指导下,张友君的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沃科技)目前已成为国内风力发电紧固件龙头企业,“风电叶片预埋螺套智能钻孔系统”和“风电预埋螺套全自动检测机的研制及应用”两项专利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被认定为国内领先;其风电叶片预埋螺套产品也走出国门,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

截至2020年3月,运营基金实际投资金额7505万元,涉及医疗、材料、清洁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

知识产权不仅是重点企业的看家宝,更是是小微企业的命脉所在。

湖南省拥有专利的企业不下数万家,中小型企业占据60%以上。受到银行传统信贷体系要求限制,这些轻资产型的科技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像我们这种没有固定资产的企业根本不可能获得银行贷款,一旦错过了快速发展机遇,可能很快在市场上消失。”湖南品信生物工程负责人刘剑锋说。

刘剑锋口中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是2018年湖南省成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该基金来源于省、市两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小”而“纯”的运营特点,“小”就是针对小微企业,“纯”就是不绑定任何抵押物。

这一基金实行资金管理和公共服务分开的专业化运作,主要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建立了风补资金、银行、运营机构、担保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风险共担模式,按照知识产权估值30%以下放款,一般不超过500万元,贷款年限不超过两年。

保护伞撑了起来。不到两年时间,有284家科技型企业先后与基金对接,其中纳入补偿范围的有63家, 放款金额1.83亿元,质押金额达到9.61亿元。

公共服务平台架起“立交桥”

知识产权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市场主体却时常面临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缺少相关知识、信息掌握不及时等成果转化的“拦路虎”。如何才能帮助市场主体打败这些“拦路虎”,顺利衔接知识产权转化的各个流程和信息呢?

2020年,为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湖南省确立了首批共12家省级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致力于加强专业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及全面开展公共服务,提供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区域专利实力评估、维权援助、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等综合性服务,架起了联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立交桥。

“不断电降压装置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消弧技术及成果装置”是一项能够在不断电情况下将电压降到人体可承受范围内的技术,湖南省潇湘高等学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良忠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湖南、浙江等省的电网,一旦发生高压电线断落,它就是行人的生命护盾。

2018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宁乡)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系统及专利分析系统,发掘了长沙理工大学曾祥君教授的这项技术。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专利文献资源,服务中心为他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专利池,并引导此项技术专利转化。通过知识产权转化,曾祥君技术入股的长沙精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估值已达3.5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宁乡综合服务中心,展厅内一面巨型电子屏幕上的内容正在实时变化着。通过分析系统的知识产权申报追踪、每周数据库更新、分析数据可视化、个性化分析报告等功能,大数据正在为更多企业和高校服务,为高价值科技创新成果建立起专利池,指引科研人员扬长补短,构建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

高校知识产权中心成为“出海港”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知识产权转化的难点在高校,主要是有价值的专利少,高校老师不愿承担市场风险。”湖南省潇湘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公司董事长陈江说。

“其实还是要按规律办事,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龙飞阐述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变难为易的关键。

长期以来,血液中致病菌的精准检测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法国的两家公司手中,设备费用高昂,而无法精准检测致病细菌造成了严重的医药资源浪费。依托于国家863计划,湖南大学何凤娇教授的血培养仪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空白,血培养仪是一种可以强化病原学检测,提供及时、准确报告,实现对症下药的血液检测仪器。但科研成果转化并不顺利。“自己也试图做过成果转化,但不知道该作价多少、怎么转化,我一点概念都没有。”何凤娇在谈到血培养仪项目的转化时说。

为帮助教授们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批准了全省首批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单位,以湖南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也成为了高校科研成果进入市场的“出海港”。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动力被激活。

2016年,湖南大学出台《湖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建立起80%收益归科研团队,10%收益归学校,10%收益归学院或所属机构的“8+1+1”权益分配模式。《实施办法》发布后,2016—2018年,湖南大学各类技术转让合同金额达到8.8亿元,同比增长近200%。

2019年,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启动周演计划,根据周演项目情况分类推进成果转化,并辅导成熟度较高的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进行商务对接培训。目前,何凤娇教授的血培养仪项目正在有序转化,已经进入了器械认证阶段。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飞龙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政策,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筹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构建“科技+金融+园区”的完整转化链。

借着知识产权培育和合理利益分配格局的东风,高校科研成果正借力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走出象牙塔,接受市场的检验。

责任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