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7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47亿元,同比增长8.8%,跑赢城镇消费品零售额0.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消费正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中央层面集中部署推动扩大农村消费,政策举措涵盖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保障就业增加收入等多个方面。
其中,作为农民消费重要节点的2.1万个镇,将获得更多财政投入和投融资支持,有望迎来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峰。业内人士指出,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具有巨大消费潜力。未来10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条件保持年均7%左右的增速,在2030年有望达到10万亿元。
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2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8%,乡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国家统计局贸经司司长董礼华此前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乡村市场恢复自3月开始明显改善。二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4.8%,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增速提升幅度高于城镇市场1.3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乡村消费加速崛起。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乡村消费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基数小增速快,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3万亿元,占比约为13.52%,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乡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增速连续8年快于城镇。”洪勇说。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也认为,乡村消费市场存在巨大潜力:乡村消费市场主体规模庞大;近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高于城镇,乡村消费增长保持强劲动能;城乡消费呈现梯次升级态势,乡村下沉市场升级潜力加速释放。
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等有利因素累积,也为乡村消费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洪勇指出,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增长3.8%,快于城镇居民2.6%。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快速增长,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
洪勇指出,在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农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农村将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推动乡村消费潜力释放的政策在进一步加码。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7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会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
部委层面也在密集部署。在7月2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邮政局、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对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表示,将建设300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示范项目,探索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寄递服务模式。加强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与此同时,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也进入高潮。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从九方面提出31条举措,并由商务部牵头建立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指出,我国有2.1万个镇,当前农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镇。“十四五”时期,把县域作为农村商业的切入点,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乡和村,还包括镇,适应当前农村流通、农村消费实际情况,强化县城中心地位,发挥镇的重要节点功能。该负责人表示,突出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是发展农村商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具有巨大消费潜力。健全农村现代商业体系,既要在个体层面,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也要在宏观层面,扩大农村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多重利好下,我国乡村消费市场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消费》绿皮书指出,近年来,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在11%左右。2020年疫情影响下,这一数据为同比下降3.2%,同期全国社零总额为下降3.9%。考虑到我国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农村消费水平恢复较快,未来10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7%左右增速是有条件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预测,据估算,2030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有望达到105724亿元。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
(2024-12-25)
-
(2024-12-18)
-
(2024-12-11)
-
(2024-12-04)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