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珠心算非遗文化,扮靓校园特色名片;聚焦科普知识、科技创新、科学体验等,开展“科技+”系列体验活动。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名单,屯溪区大位小学成功入选。该校以此为契机,围绕“非遗”和“科技”两大元素,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争进位、谋上位,努力创建全市乃至全省科学教育示范名校。
底蕴深厚,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赓续传承
珠心算文化墙、程大位雕像、《算法统宗》和“丈量步车”模型,走进大位小学,学校的底蕴和特色开门见山。
大位小学创办于1947年,为纪念明代徽商、珠算家程大位先生而建。学校占地面积6310平方米,现有23个小学班、3个珠算传习班,学生总数1193人。
“程大位是中国明代杰出的徽商、学者、珠算家、数学家和发明家,大位小学的创立,就是为了继承先生之风、传承先生之志”。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宾介绍,二十年商海纵横,二十载潜心研学,程大位先生用精彩传奇的一生,生动诠释了诚信为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徽商精神。其所著《直指算法统宗》和《算法纂要》,开创了中国珠算新的里程碑。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卷尺,当时被称作“丈量步车”,因此也被誉为“卷尺之父”。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创校之基,更是兴校、强校之本。为传承发扬悠久而博大精深的珠算文化,大位小学自1997年开始就在学生中普及珠算教育,开设珠算和心算特色课程。27年来,学校“小神算手”层出不穷,在全国大赛中屡屡获奖,程大位珠算已成为名声在外的办校名片。
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赓续传承。学校不仅注重非遗技艺的形式传承,更注重深挖其文化和精神内核,通过成立“程大位珠算法”非遗工作室,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特点与优势,加强珠心算教师队伍建设;以“珠算元素”为主题,布景校园文化,将珠算技能培训纳入青年教师暑期岗位培训,不断增强教师珠算技能、提升业务能力。开发和编写珠算校本手册,绘制珠算吉祥物,创编珠算歌谣、珠算画、课间操等,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
思路清晰,内外结合丰富科学教育课堂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科学教育作为一项尖端、精深、抽象的教学内容,如何更好地融入小学课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来,大位小学将春季研学作为科学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借着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东风,启动“奇思妙想 智创未来”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创作科幻科技主题画作、探索机器人舞蹈、航模启智进校园、制作简易指南针、“小算盘 大传承”主题晨会等,进一步丰富小学科学教育课堂形式和内涵。同时,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动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课堂,开拓视野、启迪内心,埋下一粒“崇尚科学”的种子。
请进来。立足学校科学教育师资、场地不足等实际困难,邀请市内高校、科技场馆等优质资源定期进入校园,先后与黄山学院、黄山市科技馆、黄山市气象台等单位建立双向互动关系,以学校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场馆、高校优势,安排相关社团骨干和科技人员到校授课或讲座,内容涵盖科学表演、科技竞赛、科技体验等多维度、多元化的精品内容,为学校科学教育赋能。
走出去。利用周末和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家长及科技辅导员到市内科技场馆开展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通过丰富的互动式展览展品和科普知识宣讲活动,模拟再现科学技术实践过程,为青少年营造沉浸式的科学学习场景,使他们在参与、体验、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直接经验,体验科技的美妙与神奇,进而激发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结合学校特点,市内科技场馆还提供“模块点餐+专项定制”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了解来馆学生的年级、人数、参与时间等基本信息,根据学校的特别需求定制活动内容,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极大满足师生需求。
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学校进一步加强双向互动,深度开展紧密合作,逐步形成了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科学教育的良好生态。
未来可期,“非遗+科技”打造科教示范名片
据了解,2023年12月,教育部启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推荐工作。计划分三批启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破解难点堵点,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切实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为此,大位小学结合自身是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的特点,携手与黄山市非遗馆合作,利用徽州拥有众多非遗瑰宝优势,充分挖掘非遗技艺中的科技元素,做好“非遗+”科学实践课程文章。将万安罗盘、徽州剪纸、汪满田鱼灯、程大位珠算、新安医学及黄山毛峰等徽州非遗项目资源转化为学校科学实践课程,非遗文化传人不仅向学生展示各自精湛的代表作品,还现场演示传统技艺,和同学们一起动手体验。学校在讲好黄山非遗故事的同时,提升广大学生科学素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截至目前,学校已组织开展非遗课堂、非遗研学等10余次活动,5位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受众学生人数2000余人,深受学生喜爱。
“黄山市拥有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均位列安徽省各地市之首,是全省乃至全国传统手工艺种类最为丰富、保存程度最好的地区,这为我们开展校外科普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富矿”。王宾表示:目前该校已同黄山市非遗馆成功对接,计划将徽州的剪纸、民歌、徽州三雕、徽茶、徽墨等非遗技艺逐步融入课堂,进一步丰富科学教育内容,打造“非遗+科技”的科教示范名片。
http://ah.wenming.cn/wcnr/wmxy/202405/t20240521_6777938.shtml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
(2024-12-25)
-
(2024-12-18)
-
(2024-12-11)
-
(2024-12-04)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