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 > 正文
在青海回望“两弹一星”:追忆功勋者爱国心,传承科学家报国志
发表时间:2024-10-23 15:42:41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25周年,举办‘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专题活动具有特殊意义。”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刚说。

图为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刚。唐志福 供图

20日,由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主办的“追忆功勋者爱国心,传承科学家报国志”——“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专题活动在青海举行。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张晓容出席,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姜军出席并讲话。

位于青海省海北州金银滩草原的二二一基地,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孕育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如今,此间的炮轰试验场、上星站等遗迹,见证着半个多世纪前鲜为人知的秘密。

“希望更多人继承老一辈科学家埋头苦干、报效祖国的精神,让更多人铭记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心、报国情。”参加活动的钱永刚说。

原国防科工委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袁和平介绍,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程开甲、王淦昌、郭永怀等都曾经在青海工作过,“还有一大批工程师和工人干部,他们用青春韶华铸锻国之重器,不管用怎样的美誉来形容,都不为过。”

“今天,我也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敬意,来到这片土地,缅怀与讴歌那些创造者们!”袁和平如是感慨。

原国营二二一厂厂长王菁珩说,“两弹一星”精神已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深深厚植在人民心中,激励、鼓舞着中华儿女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

王菁珩再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时说,“他和大家一同用木棒搅拌炸药,践行‘我愿以身许国’的初心使命,他用‘王京’这个名字,隐姓埋名了17年。”

“把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完美融合,就能在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中,结出丰硕成果、涌现出众多的拔尖人才。”王菁珩说。

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姜军表示,青海是海拔高地,更是精神高地,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立足国家所需、青海所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李银会说,每一代中国人,都面临着时代的命题,也都有时代赋予的责任,“共同重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程,再次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对我们依然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老一辈科学家的英雄事迹,是我们面对挑战的精神动力。”

http://tibet.cn/cn/news/zcdt/202410/t20241022_7703347.html

责任编辑:王文韬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