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附近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有672名官兵、职工和家属长眠在这里。视觉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两弹一星”精神是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研制“两弹一星”历程中培育生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了中国人自尊自觉的志气,彰显了中国人自强自立的骨气,奠定了中国人自信自豪的底气,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的力量之源。
“两弹一星”精神展现了中国人自尊自觉的志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几个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陈赓大将问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当年的回答掷地有声:“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吗?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吗?”凭着这股自尊自觉的志气,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来到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奉献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壮丽诗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展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情怀。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两弹一星”研制呕心沥血,临终前念兹在兹的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王淦昌在作出“我愿以身许国”的回答后放弃他所擅长的学术研究领域,化名王京在西北的核试验基地主持爆轰实验;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赶回北京时,乘坐的飞机在降落中不幸失事,最后时刻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护住了装有绝密科研资料的公文包;彭桓武以“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来关心祖国,建设祖国使她强盛起来,不再受人欺负”,生动诠释了“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的铿锵话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精神撑起了中国人的志气。
“两弹一星”精神彰显了中国人自强自立的骨气
“两弹一星”事业起步于我国遭遇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的特殊时期,一方面是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一方面是当年国内正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是,艰难困苦没有吓倒中国人,反而更加激发了“两弹一星”奋斗者们自强自立的骨气和勇气,他们克服生活和科研上的重重困难,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保证了“两弹一星”的顺利研制,显示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弹一星”事业奋斗者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和能力。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十多万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告别亲人和故乡,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西北试验基地,他们顶酷暑、战狂风、住帐篷、喝苦水。生活上的困难自不必说,研制过程的艰辛更是超乎想象。邓稼先率领年轻的理论设计团队,夜以继日,顽强拼搏,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苏联人曾认为“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但是,“两弹一星”奋斗者们突破生命极限的考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1966年10月到1970年4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研制人员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人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骨气。
“两弹一星”精神奠定了中国人自信自豪的底气
“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深远影响。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奋斗者以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团结奋战,自主创新,攻克了几千个重大的技术难关,将国家发展与民族安危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有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等科学家们的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以及成千上万与他们一起协同奋战的普通建设者,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弱到强的飞跃。“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奠定了中华民族挺直脊梁的自信和底气。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年奔赴西北的“两弹一星”奋斗者中的90%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以爱国、奉献、奋斗、攀登为关键词书写了最美的青春华章。“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蕴含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品格,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必将引领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
(2024-12-25)
-
(2024-12-18)
-
(2024-12-11)
-
(2024-12-04)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