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时不时出行受限,憋闷中更想出去走走。见见山水,看看风景,心情便会晴朗。临近的上海友人常常表示羡慕:“杭州至少还有山爬!”上海也不乏公园绿地,但这么看来与杭州的真山水相比又缺了点什么。能够在居住的城市中见山见水,在当下显得尤为幸运。于是不由思考城市风景的深意。
图1 山中回望杭州城与西湖
01
何为风景?——观看产生风景
谈“风景”,便免不了提“景观”。
“访风景于崇阿”唐代王勃在《腾王阁序》中就这么写了。是山水文化,有魏晋风度。想起某次与中古史学者的闲谈,为什么写文章标题用“景观”而不是“风景”?明明景观是近代造词。他想了一下说,景观显得比较“学术”。
确实,景观这个词,是日本引介西方景观学时产生的现代汉语。
也问过日本的学者(注1),为什么书名不用“景观计画(规划)”反而是“风景计画”?学者回,因为风景更有文化意味。
他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做了如下解释。
“
关于风景一词,欧洲语系有两支派生。无论是从landshap(荷兰语)派生的landscape(英语)、Landschaft(德语),还是由paysage(法语)派生的paesaggio(意大利语)、paisage(西班牙语),都是表示地域或地方的词汇。经由绘画等途径概念化,进而固化形成风景这一概念。相较之下,中国更早将风景视为(观赏)对象,自古便有“山水”这个词汇。
日本的风景概念就是派生于此。16世纪初叶模仿北宋潇湘八景所作的近江八景,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风景概念下的产物。其所咏唱的风景,意味深厚,叠合了季候、时节、生活场景等复杂的因素。可以说,受中国影响形成的日本风景,并非单纯静止的物理场景,而是讲究在特定时间、场所、或行为等要素影响下的发生。
”
想想也是,山在那里,一直在那里。而风景,没有人看,哪来风景?
图2 明彭舜卿《香山九老图》局部
02
谁的风景?——从文人雅集转向近代旅游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看风景这件事局限在被称为“文人士大夫”的阶层。有钱有闲有文化。登山往往脚不沾泥,有仆人侍从随行。仆人携带各种物件,负责摆设案几,焚香煮茶迎奉,一番劳累下来估计也体会不到太多美感。文士呢?或到点走个几步,渡溪、赏月、观瀑;或搞搞文化活动,抚琴、赏画、下棋、题刻;还有现在看来令人迷惑的附庸风雅,写竹、衔菊、饿死、携幼入室有酒、道听农夫之途说等。当然,自古以来,山还是神仙之所在,所以登山总也离不开信仰……发展到了明代,逐渐程式化。文人宅园便是这种程式在空间上高度叠合的仿写创作。
但是,随着清末废除科举、举办新政,再到中华民国成立。文人士大夫阶层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基础教育的普及。同时,工业革命带来的铁路、马路等快速交通方式,也使得进山这件事变得不如以前这般费时费事。特别是在经历了几次筑路热潮的江浙一带,到1930年代,区域性铁路与公路的建设,趋于完善。出门旅游这件事也逐渐成为政府倡导、振兴地方经济的社会新风尚。
看风景这件事,不再局限于特定的人群。购入车票、手执旅游导览,便可一游。
为此,出现了刊行旅游导览的热潮,以及以各种名目推进的风景区规划建设。
图3 民国正兴画片公司出品杭州西湖全图局部
03
风景之于城市——规划产生城市风景区
紧临城市的杭州西湖,是其中发展较快的典型。
观察1910年以后刊行的西湖导览,内容大部分由传统志录的风景组成,风景点往往就是“名胜古迹”。杭州不仅在民政部奏定《保护古迹推广办法章程(1909年)》 [1] 后,就通过设立“西湖保存古迹所”、修订府志、颁布《保存西湖古迹之办法(1920年)》 [2] 等方式,推进名胜古迹调查和保护等事宜。也从1920年代开始,以实业厅推进风景林建设为契机,逐步推进“西湖风景林”的造林工作。
当然,西湖导览往往也包含一些新的内容,比如湖滨新市场规划建设形成的湖滨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正是在湖滨新市场(1914年)、西湖环湖马路(1920年)、西湖博览会(1922年/1927年)等规划建设基础上,西湖周边的马路和近代化设施才逐步得以完善,同时也成为了最为新潮的城市风景。到1933年杭州制定《分区计划》 [3] 时,西湖正式划定为城市风景区。
风景开始进入城市规划,成为公共事务。
图4 杭州市政府分区计划草图(1933)
04
风景之于民族国家——政治学术架构风景区制度
1930年农矿部部长易培基,筹划在太湖设立第一个国立公园。设计委员会委员陈植撰写专文阐释国立公园之意义。区别于城市近郊的风景地(“可归于都市公园系统中处理之”),国立公园往往远离城市,且“风景为全国罕有且具足以诱致全国国民及国际游客之伟大价值”,“以具有国民的兴味为特征,以风景之保存及开发为事业。”“国立公园之风景实具代表一国风景之价值。”
风景被赋予了象征和代表民族国家的意义。
1934年,委员长蒋介石口谕五省(浙苏皖闽赣)公路处长兼浙江建设厅长曾养甫,筹办东南交通周览会。“以促军事交通、开发名胜”。外交部长王正廷旗下道路协会月刊主编陆丹林,专文阐释五省周览会意义,指出周览会不只是单纯的展示五省交通建设或者名胜古迹,还有战备中向世界展示国家统筹组织能力的意图:“我们的组织和系统,从事实来表现我们的才能”。
地理学家张其昀受周览会委托,漫游两浙四十日,先于1934年刊发地理学报的短文《浙江省风景区之比较观》 [4] ,而后撰写《浙江省风景总说》 [5] 。在总说中,他依照地势、地质、水系、节候、物产、建筑、聚落与风景的关系,系统阐释了其对风景的认知。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风景显现出政治的、学术的意义。
当然,如果正儿八经谈学术,视野不能仅仅停留于中国。和辻哲郎的《风土》、边留久的《风景文化》都有中译本。如果再补上国木田独步的《武藏野》、志贺重昂的《日本风景论》、边留久《日本的风景・西欧的景观》,对城市风景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便会更加清晰一些。
图5 浙江省风景总图(张其昀绘)
05
感受风景的深意——空间设计要注重个体主观经验
可回过头来,撇开历史发展的宏大叙事,风景之所以不同于“一直在那里”的自然存在(大宇宙),是因为它以人类感知为中心。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边留久引用了宗炳《画山水序》的语句,阐述风景的两面性。一面来自物质的有形的实体;一面来自非物质的和无形的关联。而无论是作为城市公共事务也好、民族国家象征也罢,这些现代性逐渐瓦解风景的深意——一种饱含个体经验和情感的存在。
风景的深意,得诉诸于主观体验。有“趣灵”,为精神。
又联想其前不久热议的“元宇宙”(注2)空间。从区别于现代经典范式,异质的、只能是相对的、不可测量的、且是无法到达的这些空间特征来看。风景就是文人的元宇宙。
两相映射之下,便能很好推进一个理解。假设大家都能认可,脱开了爬山涉水的主观体验,没有了作者情感投射,仅仅按照程式写作,既无法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也无法创作出有精气神的园林。那么无论是现实城市的空间建设和规划,或者是所谓“元宇宙”空间,脱开了对人在其中的主观体感,或者设计者本身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空间感知能力,那么好的设计也就无从谈起了。
图6 去行走去感知
城市中见山见水,不仅仅意味着空间距离上现代城市与风景的接近,细细揣摩,还有“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意味,即风景对建构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但倘若再进一步感受风景的深意,见山见水之“趣灵”,是心性。在城市中谈风景,谈得还有居住在其中的个体感受,规划时要关注和尊重个体的感受。在城市中谈风景,也使我们意识到,作为城市空间创作的主体,得要不断锤炼自身的感知能力,只有更好地认知创作对象,才能做出更好的设计。见山见水,源于见心见性。
注释及参考文献(上滑查看全部)
注释
(1) 西村幸夫(Nishimura Yukio)国学院大学教授。工学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是日本城市规划、城镇遗产保护规划、景观规划等领域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者。文章中提到著作是《都市的风景计画——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日本的风景计画——都市景观控制目标与未来展望》。这两册书籍是其面向日本《景观法》制定而展开研究成果。前一册已由同济大学张松教授翻译引进。
(2) 元宇宙(Metaverse),字面意思是超越宇宙。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 (Snow Crash),该小说描绘了类似真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一般理解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R].浙江官报,1909(12):38-40.
[2] 保存西湖古迹之办法[N]. 益世报,1920-3-10(11).
[3] 吕贤濬. 杭州市分区计划[R]. 杭州市政季刊,1933.1(1):4-7.
[4] 张其昀. 浙江省风景区之比较观[J]. 地理学报, 1934(02):65-72.
[5] 张其昀. 浙江省风景总说//江家瑂,赵君豪主编. 东南揽胜[M]. 全国经济委员会东南交通周览会发行, 1935.3:12-34.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
(2024-12-25)
-
(2024-12-18)
-
(2024-12-11)
-
(2024-12-04)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