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正文
脱贫攻坚的"贵州战法"
发表时间:2020-12-11 13:26:01来源:新华网

2020年11月23日,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省30.83万剩余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至此,2016年以来的507万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成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在脱贫攻坚中,贵州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前所未有,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也前所未有。贵州坚决落实中央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形成了整体联动、协调并进的"系统工程",推动贵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小康不达誓不罢休。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选派4.5万名干部到基层,把最能打硬仗的精锐力量派到一线。省委连续3年以全会形式专题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连续3年召开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连续3年开展"春季攻势""夏秋决战""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等系列活动。2016年来,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涉农资金近2000亿元。

全面统筹战贫战疫战灾,全力答好"必答题",奋力做好"加试题"。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灾情影响,贵州在率先采取系列举措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一刻不停、一步不错、一天不耽误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开展"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系列专项行动。紧紧抓牢挂牌督战,省领导挂牌督战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和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已摘帽县,统筹省市县三级督战力量,督战一体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部门、地方"双台账",压实"双责任",实行"双销号",问题不解决进行"双问责"。千方百计抓好产业、多措并举抓好就业,千方百计确保受灾群众"3+1"保障不受影响,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外出务工320万人,销售扶贫产品250.91亿元。

坚持标准全面解决"3+1"保障突出问题,逐户逐人逐项保障到位。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加快补齐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教育方面,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扶贫,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医疗方面,引导贫困人口全部参加"三重医疗保障",实行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率先在全国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网,全面完成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病。住房方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改造农村危房75.1万户,对30.6万户透风漏雨和7.12万户人畜混居房屋进行全面整治。饮水安全方面,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攻坚战,740.9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2.43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集中供水率达到96%。逐户制作"3+1"保障"明白栏",便于群众知晓和监督,推动逐项保障到位,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多年来,交通一直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出行难,脱贫致富更难。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础上,2017年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用两年多时间建成7.87万公里,实现3.99万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贵州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同时,全面实现100%建制村通客运,为西部第1个实现村村通客运的省份。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所有贫困村通动力电,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更好保障。大力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和"智慧广电"工程,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所有行政村通光纤网络或4G网络,农村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

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条件。贵州山高谷深,居住在边远深山的群众多,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不稳定。贵州牢牢把握重大政策机遇,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探索"六个坚持"搬迁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做好搬迁"前半篇文章",在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188万群众搬出贫困大山、迎来崭新人生。构建"五个体系"制度性安排,做好后续扶持"后半篇文章",有效解决搬迁群众遇到的各种生产生活问题,保证每户家庭有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持续稳定脱贫构建牢固产业支撑。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我们根据贵州山地多平地少、传统种养方式效益低、气候多样性优势突出的特点,在全省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推行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实行12位省领导领衔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实现革命性转变,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唤醒了沉寂千年的土地。全省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2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排全国第一和全国第三。目前,12个主导特色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茶叶、蓝莓、李子、刺梨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进入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梯队,猕猴桃、火龙果、百香果等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全力总攻深度贫困堡垒,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贵州贫困程度深,全省有16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必须集中火力发起猛攻。贵州认真落实"三个新增"要求,实施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量"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省领导挂帮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牵头负责,逐一制定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总攻方案和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具体方案。选派市(州)和已脱贫退出县干部到深度贫困县帮助开展脱贫攻坚。2019年、2020年分别支持16个深度贫困县每县每年1亿元专项扶贫补助资金,2019年支持未脱贫出列的1721个深度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10%以上的144个非极贫乡镇17.84亿元。

积极抢抓扶贫协作重大机遇,广泛凝聚攻坚强大合力。省级成立贵州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所有受帮扶县都成立扶贫协作工作专班,8个受帮扶市(州)和每个受帮扶县(市、区)都制定具体的扶贫协作工作方案,专班化、项目化、清单化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2016年以来,7个东部帮扶城市累计向贵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达113.99亿元,共选派693名党政干部到贵州挂职帮扶,打造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试点244个,共建合作园区54个,引进东部帮扶城市到我省投资企业1336个。今年来,围绕"东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东部市场+贵州产品"的"4+"合作模式,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优化合作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主动对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等40家中央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1.3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256个。扎实用好统一战线帮扶毕节、澳门帮扶从江、恒大整市帮扶毕节、万达整县帮扶丹寨等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形成了各界倾力支援、干群携手攻坚的生动局面。东部帮扶城市、中央单位和社会各界对贵州脱贫攻坚的倾力支持、鼎力相助,贵州干部群众铭记在心、永远感恩。

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保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减、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减,已摘帽县的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继续留驻。开发"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目前全省累计发放2769户、余额4.65亿元。出台《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防贫监测和帮扶,对今年受疫情和灾情影响的贫困家庭进行全面排查,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目前,全省40余万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已基本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春华秋实、久久为功。贵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即将彻底撕掉,世代贫困的宿命将被彻底改变。贵州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迈向乡村振兴更加美好新生活。

责任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