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正文
消费新动能!新型消费打开新空间
发表时间:2022-09-19 10:33:03来源:《小康》杂志社官方帐号

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新型消费的典型特征。线上下单和预订、线下体验和配送越来越普遍,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日益成为主导消费模式。

图源/hellorf

消费是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近年来,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驱动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消费潜力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消费增长的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促进新型消费的各种举措,加快发展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服务消费、县域消费、乡村消费,实现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升级。

加大力度积极培育

7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企稳回升,展现良好的复苏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5万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9%,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多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创造了新的产业发展契机。梳理各地最近出台的消费政策不难发现,多个省份都在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把其当作形成新动能的重要手段。

7月5日下午,“2022重庆6·18电商节”暨“寻找西部带货王电商主播大赛”闭幕式在璧山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重庆市商务委现场发布消息称,据第三方平台监测,本次电商节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324.9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达266.2亿元,同比增长26.1%。

今年以来,全国消费市场受疫情冲击明显。重庆市网络零售额在过去两个月能实现两位数增长,凸显出电商节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恢复发展,为重庆稳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来新动能。

6月中旬,家住重庆市江北区南桥寺的市民刘女士在永辉生活广场店购买了一大包蔬菜、牛肉等生鲜食品。在收银台付款时,她打开手机上的“数字人民币”App,通过扫描仪扫描,迅速完成了付款。

“我是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付款,非常方便,还享受了10元优惠。”给刘女士带来消费福利的是重庆永辉超市和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电商节期间双方联合在重庆永辉超市所有门店开展的“数字人民币农行钱包支付满20元省10元”活动,消费者在线上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后,便可在线下门店进行消费。

此前,山西省也印发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若干措施》,从优化新型消费供给、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型消费服务保障、改善新型消费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24条政策措施。其中,将认定20个省级电商直播基地,深化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培育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加快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

重庆市明确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此,重庆将以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为抓手,贯彻国家战略,落实消费品质化、智能化、多元化、服务化四化升级,高水平建设中央商务区等国际消费核心区,提质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会展经济。

为了解新型消费发展情况,前不久,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在陕西省抽取113家企业、233户城镇居民和221户农村居民开展新型消费专题调研。结果显示,陕西全省新型消费发展迅速,网络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新型消费参与度高,新型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农产品线上销售成效初显,企业线上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发展。同时,新型消费仍存在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企业线上运营推广费用高、电商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予以关注。

从全国范围来看,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逐渐融入民众生活。以体育健身、时尚购物为主题,夜食、夜购、夜游、夜健等多业态融合的夜间消费模式涌现,生产、销售、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新型消费生态圈正在形成。

不过,部分地区的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光远介绍,以湖北为例,一方面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新业态新模式仍然有拓展的空间。

刘光远建议,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加快传统实体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推进服务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标杆企业示范直播基地。此外,要注重挖掘农村新型消费潜力,加强农村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潜力加速释放

受疫情冲击,居民非必需品、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等传统消费受到严重影响,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业态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

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多部门就在积极部署,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8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就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提出了24项政策措施。

2021年12月,商务部等22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发展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消费,不断扩大信息消费、数字消费和绿色消费。

2022年4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再次提出,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等消费新业态。

一系列政策的相继推出,从制度层面加速推动了新型消费发展。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新型消费的典型特征。线上下单和预订、线下体验和配送越来越普遍,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日益成为主导消费模式。为顺应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和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新型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潜力。

北京培育消费新模式,打造智慧新生活。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通过完善网络零售、“互联网+流通”、跨境电商等政策体系助力消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便利店、书屋、药店进驻地铁站。开启数字化新生活,推动数字人民币落地冬奥场景40.3万个。

上海加强新型消费场景应用,培育数字商圈和直播电商基地,支持电商平台孵化网络新消费品牌,举办数字生活节暨双品网购节、“11直播月”等活动,提升新消费品牌影响力。

广东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基础设施和载体建设,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发展环境,全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步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5G产业作为促进数字经济和新型消费发展的重要抓手。

此外,四川、浙江、云南、湖南等地也纷纷推出培育新型消费的行动方案,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场景:成都打造数字消费生活节,杭州开启数智新消费暨文三数字生活嘉年华……各地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不断挖掘新型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出台了促进消费政策和活动,通过减免税费、优惠券等举措推进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智慧商店、智慧驿站、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线上办公、数字文化旅游、智能体育……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正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动能渐有新气象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顺应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智慧文旅、在线教育培训、智能体育等服务消费新模式,引导传统服务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通过适度增强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可以减轻新型消费相关领域的税费负担,实现新型消费更快发展,从而以点带面激活整体社会消费。”有关专家建议,运用财税政策手段推动收入分配公平化,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清理和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并形成良好长期预期,建立自由公平宽松的竞争环境,让新型消费发展更快达到预期效果。

“新型消费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认为,新型消费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特点,主要包括网络购物等线上商品零售业态、“互联网+服务”等线上服务新业态、无接触式消费等新模式、平台型和共享型消费新业态等。

专家认为,与传统消费相比,新型消费具有较强创新性、成长性和适配性,特别是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性为其长期增长创造了新空间。但是,新型消费领域确实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痛点难点堵点。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滞后、流通网络不畅等问题凸显;行业发展不充分,部分政策制度供给与实际发展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契合;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准入限制不规范、平台垄断、不正当竞争等制约新型消费健康发展。

随着新型消费不断发展,下一步如何打通制约消费的堵点成为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建议,应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生产要素流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领域,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技术、工艺和功能提升;深化税收金融制度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使资金高效、自发进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平台和协同管理机制,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强化对新型消费企业资质评价、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及其配套制度体系等,进一步激发新型消费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王文韬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在线(域名:GYZX.NET.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GYZX.NET.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GYZX.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GYZX.NET.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在线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